#红色中国 vs 改开中国

习近平不想毁掉中国经济。 但任由中共国经济命脉留在改开中国阵营手中,等于任由中共国经济脱离了习近平等红N代的掌控。 所以,宗馥莉、王健林、马云,都必须把吃进去的吐出来,把从红N代主子们手里窃取的财富、权柄,交出来。 李克强等在“唯GDP论”盛行时上位的技术官僚也必须让位,退出政治舞台。 习近平不想毁掉中国经济,不幸的是,中国经济几乎完全是在改开时代发展起来的,几乎完全由从底层农民工到民营企业家到中高层技术官僚的各级改开受益者支撑着、掌握着。 一旦强行把中国经济与它的支柱分隔,经济发展就难以为继。 一家饭店,炒掉从经理到跑堂的所有员工,光留下铺面、桌椅、锅碗瓢盆和冰箱里的食材,还能正常经营吗? 不能。 但老板会以为能,会认定只要自己接手,凭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资产,一定能让饭店和过去一样生意兴旺,客似云来。 在我把中共国目前的状况比喻为“双重人格”的时候,我想,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虽然改开中国和红色中国双重人格真实存在,且仍在持续争夺国家躯体的主导权,但习近平是不清楚这状况的。 他并不清楚,改开中国已经发展壮大到了怎样一种对政权存续不可或缺的程度。 他甚至看不见改开中国的存在。 在他眼里,中共国仍是红色中国,仍是个完全受红N代掌控,也一直由中共政权统治和维持运转的国家。 在他眼里,被我称为“改开中国”的存在,只是一帮刁奴的贪污腐败,谋私弄权,红色中国只是患了一场通过对刁奴的整肃就能治好的病。 但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红色中国在邓小平决定改开的时刻已病入膏肓,改开中国是邓小平为红色中国寻得的续命之药。 中共政权是靠改开中国带来的经济收益维持其统治的。 以红色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没有改开,它早就因经济崩溃迎来和中国历史上无数朝代一样的终局。 红色中国的治理能力,毛泽东的帝王术,既不如苏联,也不如满清,更不如中国历史上那些能绵延数百年的朝代。 它是靠改开中国的源源输血活着的。 就象朝鲜靠中共的输血活着。 假如没有中共的输血,朝鲜就算仍会停滞在类似如今的贫困状态,金家王朝也一定会因激烈内斗失去父死子继的传承优势。就算国家困窘依旧,朝代却定会更替。 中共也一样,假如没有改开中国的输血,中国一定会在改开前的经济困局里,以改朝换代的方式别寻出路,也许会回向帝制,也许会崩解割据,但绝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绝不会仍在治理能力如此低下的中共政权手中。 不要再迷信中共的统治能力了。 就象不要迷信一个使用了“无限金钱”、“无限子弹”外挂的游戏玩家,有多高超的游戏技术。 而习近平的问题是,他一直在使用外挂,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用外挂,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外挂的依赖度。 结果,他准备卸载外挂。 这就是他对改开中国的真实态度。 是他对技术官僚、手套商人和亿万底层的真实态度。 他以为一切都可以好好的,在他把你们消灭之后,在他把资源从你们手里夺回到自己手中之后,事情只会变好。 他以为目前中共国碰到的一切问题都是改开中国阵营成员制造出来的,只要消灭了改开中国,让权力定于一尊,让资源归于一统,红色中国就会迎来“伟大复兴”。 而他会因此成为中兴之主,千古一帝。 我们知道他错了,但他不知道。 我们知道“改开中国”不但不是红色中国无法复兴的理由,而且是红色中国能存续至今的理由,但他不知道。 所以他会怎么做? 他会竭力把所有资源聚敛到红色中国这一侧,会试图消灭他认定的腐败分子,消灭挖共产主义墙角的贪官、奸商。 他会认定中共国经济之所以搞不好是因为你们不够服从,没有全听他的,是因为国企还不够强势,因为国家经济命脉、各种资源还没有全掌握在红N代手里,所以大家心没有往一处想,劲没有往一处使。 所以,他必须消灭改开中国作为国家隐形人格的存在,必须消灭改开受益者从政治领域到经济领域的话语权,让红色中国完全接收改开中国的物质遗产,从刁奴们手中夺回全部财富,然后,他才好驱使他心目中的“复兴中国”,去迎击欧美。 战狼外交,是哪个中国的外交? 是红色中国的。 贸易战,是哪个中国在和欧美开战? 是红色中国。 但这四十多年来的外交关系是哪个中国与世界各国逐渐发展经营出来的? 是改开中国。 令欧美列强欲罢不能的对中贸易关系,是哪个中国建立和维系的? 是改开中国。 当你看清中共国内部的“双重人格”,并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近年来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你会发现这一切都十分清晰。 当习近平在中共国内部致力于消灭改开中国,当改开中国和红色中国的人格内斗最终以改开中国的消逝为结果,那些和改开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和改开中国建立经贸关系的国家,就会在悄无声息间失去自己的盟友,会陷入朋友突然变成敌人的惶惑困境。 而这些国家,当然还是会拿对改开中国的态度,面对红色中国。 毕竟表面上政权没有更替。 于是习近平会暂时占得先机,让红色中国拿到别国对改开中国释放的善意。 但这一切都会结束。 红色中国无力独自生存。 在拔掉输血管之后。
双链争持,在今日之中共国内部,体现为“红色中国“与“改开中国”的双重存在。 同时,它也体现为中共国内部派系之争和政策重心之争。 按阵营划分,中共内部有哪两大派系? 自然是改开派和红N代。 按政策重心分,又可分为哪两派? 自然是希望攻打台湾,通过输出伤害来赢得奖赏的一派,和希望专注经济发展 的另一派。 中共体制内的激烈内斗并不能脱出双链争持的时代背景。 因为不管表面上一名官员属于哪个人事方面的派系,曾接受过谁的提拔,实际上他们的政治立场都只能由利益立场决定。 必须站在改开派阵营里的那些人,是一旦“改开中国”的余韵消失,就无法在纯化后的“红色中国”里继续存在的人。 是只有赚钱的能力,没有输出伤害能力的人。是在赚钱的能力不再重要的政治环境里会被当成猪羊宰掉的人。 这些人,不管是否懂得双链争持的道理,都会极力把中共国的政策重心向“搞经济”这方面拉扯。 而站在他们对立面的人,则正好相反,是缺乏赚钱能力的人,是拥有输出伤害能力的人,是在重视赚钱能力的政治环境里容易被边缘化,容易失势的人。 这些人盼望的,是“红色中国”回归,是外交的战狼化和经济议题在国家战略决策中降低权重。 中共国政策重心向何处偏移,取决于双链争持在内部派系斗争中的结果。 而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政策重心正向何处偏移,推论出哪个派系正在内斗里占着上风。 双链争持在中共国党内斗争史里的表现,曾呈现为改开政策的从无到有,也曾呈现为武统呼声的从低到高。 邓小平当年,是在中共经济困窘,政治统治基础濒临崩溃的时刻,被迫实行改开,被迫把政策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这是一场产业链逻辑对伤害链逻辑的胜利。 其结果,是在挽救中共统治的同时,让产业链逻辑在伤害链系统内部占到了一块地盘,培养了一批人手。 中共体制内的改开系技术官僚虽然在表面上只能归属伤害链阵营,但只要他们没能掌握住伤害链的核心要素,没能在中共体制内部掌握军权,他们对伤害链系统来说就仍是“外人”,是工具人,是可抛弃的存在,是地位不稳,生死祸福悬于伤害链主一念之间的存在。 因为不论从起家原由,还是政坛资历,还是自身的能力强项算去,他们都是产业链的人,是“走资派”。 走资派想继续走,就需要让自己依附的产业链逻辑继续是中共政策重心,需要让“发展经济”继续是政权资源倾斜的方向。 他们需要让“创造财富获得奖赏”继续是中共国政界主要游戏规则。 因为一旦规则改变为“输出伤害获得奖赏”,他们这类人,他们的才能经验技术,对中共就不再重要。 但站在他们对面的,是恰好相反的人。是掌握军权的人,是需要把“输出伤害获得奖赏”重新设置为主要游戏规则的人,也是在“发展经济”这方面缺乏能力,难以在“创造财富获得奖赏”的赛道上夺得优胜的人。 双链争持,在中共政权内部也一样存在。 “会搞钱的人”和“会搞事的人”在中共体制内的对峙和争斗,一直存在着。 这两者的争斗是不可调和的。 因为当有限的政策资源向“发展经济”倾斜,在官场上,凭借“搞事”升官的机会就会变少。因为当政策重心偏向经济面,“战狼外交”和在台海搞军事动作就构成对外贸的负面影响。 反之亦然。 中共原本是个坚信“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纯种伤害链政权,但改开四十年间,中共在实操层面走向了“钱袋子里出政权”,走向了靠发展经济缓解社会矛盾的岔路。 并在这条路上,带出了一支堪称庞大的官僚队伍。 带出了一大批在利益立场上,天然与“输出伤害获得奖赏”的规则对立的队伍。 这些人是无法转换利益立场的,因为在改开时代靠“搞钱”一路升迁的他们并没有切换赛道的本钱,不论在能力和人脉方面,他们都没有在国家贬低财权、重视军权之后,从红N代手里夺走军权,继续升官的资本。 他们只能在中共政权内部反复强调财政的重要性,强调经济议题的重要性,强调自己、本部门、本派系对中共维持统治的重要性。 可是他们能说服红N代吗? 从结果看,他们失败了。 虽然暂时双方仍在僵持,虽然暂时你还看不到中共内部政争的结果。 但一直拿不出有力的“救经济”政策,一直争取不到向经济议题倾斜的政治资源,就说明了,在中共内部的双链争持中,“走资派”落了下风,产业链落了下风。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关心习近平会不会打台湾这个问题。 但对于中共内部的政争来说,打台湾只是个“标靶”。 重要的不是打不打台湾,不是打不打得赢,是在靠“钱袋子”维稳还是靠“枪杆子”维稳的内部争论中谁取得胜利。 是政权该交给哪一派,资源该流向哪一派,“输出伤害获得奖赏”和“创造财富获得奖赏”这两条游戏规则谁该是中共官场升迁黜降的第一标准。 是体制内的双链争持鹿死谁手。 以习近平为首的红N代,正在取得属于他们的胜利,在搞经济的那些人正在溃败之际,在中共国经济下行,搞经济的那些人无力回天,靠“钱袋子”维稳的做法眼看就要破产的时刻,在“改开中国”内外交困黯然退场时,靠“枪杆子”维稳的“红色中国”将赢得自己最后的辉煌——一场中共体制内官场上的大胜。 这场大胜会转化为一场对政敌的清洗。 和中共历史性失败的开端。
在我们眼前正发生的,是一场红二代与富二代的巅峰对决,也是一场红色中国与世界工厂的存亡之战。 在看起来的一片混乱、朝令夕改中,川普和他的团队一定会做的事是什么? 是讨好选民,是倾听美国选民的呼声,不论这呼声的内容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压低物价提高就业率。 是在漫天要价着地还钱的过程里 ,和各国、各方反复协商,最终得出符合民主国家政客的政治利益,也就是国家利益、国民经济利益的折衷方案。 这场开打时面向全球的关税战,最终的税率会取决于各国的议价能力。 在“各国”中,既包括美国,也包括中共国。 白宫的“胡作非为”开启了一场会促成全球贸易格局加速调整的大谈判,而美国的议价能力在其中同样会经受考验。属于甲方的优势会显现,但美国的地位远没有达到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能“说一不二”的地步。 所以,面对现实,川普只能让步。 在挟全球第一强国之势雷霆出击之后,杠精如他也要面对现实。 习近平同样需要面对现实,中共政权同样需要面对现实。 但在面对现实时需要竭力保留自己“世界工厂”地位,在这方面拥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并不是习近平,并不是中共政权。 而是“改开中国”,是在利益层面和习近平代表的红色中国针锋相对的改开受益者。 在仍然进行着的这场关税战中,如果“改开中国”不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欧美甲方面前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对中共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力,它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因为盘整中的全球贸易格局对风险是敏感的,对把存在失控风险的部分排除出最终形成的新格局是乐见其成的。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供应商们没有能力对甲方们证明自己的可信可靠,全球各地的竞争者绝不会介意接手他们让出的份额。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企业经营环境维护者,也就是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向企业家们证明自己的维护能力,全球各地的竞争者们也绝不会介意“招商引资”,对所有被迫搬厂的经营者敞开大门,给所有必须随厂搬迁的技术人才发放签证、办理移民。 这世界是需要世界工厂的。 但世界并不是必须把世界工厂设在中华沦陷区内,设在红色中国治下。 现在仍在中华沦陷区经营的企业,也不是只有留在红色中国治下才能继续做世界工厂的一员。 打工人更不是。 如果习近平不死,如果中共国选择了继续做红色中国,为了继续做红色中国,它就只能放弃世界工厂。 或者说,被世界工厂放弃。 很多人会舍不得走,但随着邻国提供越来越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随着其他企业的搬迁,随着东南亚国家、南美国家因华商迁入逐渐形成以华裔为主的社区,形成对只懂使用中文的中老年人更便利更友好的生活条件,“走”这个选项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如果中华沦陷区面对历史抉择,选择了“红色中国”,它作为世界工厂的属性就一定会消失。 虽然不一定消失得轰轰烈烈。 改开受益者群体中有能力走的人,都会走,世界工厂的旧址会变成一个空洞。 这世界并不会失去它的工厂。即使制造业无法回流美国,即使在这场大调整、大搬迁的过程中,川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他和他的团队因后续施政失当被选民抛弃,没能得到好结局,由他开启的这一切便宜了别人、别国,新的世界工厂厂址落在北美之外的地区。 但红色中国会。 红色中国会失去它的工厂,失去它的工业,失去它的工人,失去它曾借以支撑现代化生活的一切资源。 这就是让习近平活着,选择“保政权”,选择红色中国的后果。 你们熟悉的那个“改开中国”会随风而逝。 让它消逝的不是风,是每个想活下去的人的选择。人们会象东北人在大下岗期间那样逃离故乡,会象先辈们在大逃港期间那样投奔怒海。 如果在抉择时刻他们没能选择反抗,在漫长的黑暗中他们就只能选择逃亡。 而所有的邻国都会向他们敞开怀抱,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工厂重新选址的时期,来自中华沦陷区的“老厂”的熟练工人会很受欢迎,会被新厂的雇主们当成技术骨干。 很多人会因逃亡,因选择“润”而活下来。 只是选择了“润”的人越多,留下来的人就越凄惨。 流失的精华越多,被抛弃的这片土地就会越贫瘠。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除非“改开中国”能奋起一搏。 除非至少有一部分改开受益者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世界工厂的原址留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这需要足够的清醒,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足够的实力。 对许多拥有大量中共国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人来说这才是值得做的事。因为企业可以走,打工人可以走,但你如果走了,你手中在中共国境内才有用的资源将大大贬值。 留下,你有机会割地称王,走,却大概率只能为一寓公终老异乡。 对绝大多数体制内中高层改开受益者来说,把习近平吊到煤山上,再在加强加固中华沦陷区世界工厂地位的过程中确立自己和家族的政治、经济地位,才是最优策略。 只是,也许他们自己是看不透的——对除习家之外的红色家族来说,同样如此。